我们知道植物的呼吸跟人类相反,他们呼出来的气,正是我们要吸进去的气。所以说植物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生存环境。可是现在城市里面绿化不见多,而汽车越来越多。他们呼出来的东西,对人类有害的。他们吸进去的,正是人类需要的宝贵新鲜空气。
汽车好像是人类给自己制造出来的生存竞争 者。人们真是那么需要汽车吗?有相当一部分人城里人认为汽车本来是可要可不要的。乘坐地铁和公车一样可以上班,天气好的时候,骑自行车也是很快乐的一件 事。但是见别人买了汽车,自己还没有,好像很丢面子。再加上电视上面的没完没了的汽车广告,鼓吹汽车时尚文化,添油加醋地迷惑人心。算了,也买一辆吧。于 是又多了一个危害人类生存的四轮怪物。
汽车并不是完全没有用。在中国,乡村比城里 更需要汽车。因为乡村人居住的距离比较远,而且有很多农产品需要运输。中国的汽车工业完全可以从乡村的市场找到自己的出路。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银行更 喜欢城里人,不太喜欢乡村人,对乡村的汽车贷款不太重视。而本来交通拥挤,空气污浊的城市,在银行汽车贷款的推波助澜下,大量的汽车在短时期内用上了城市 街头,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。拿北京来说,由于钢铁化工等工厂迁了出去,汽车取而代之,成为头号空气污染的来源。
说实在的,知道汽车的害处很容易,但是要放 下汽车的诱惑,却很难。例如老同学们见面,开着汽车来的,就比没有开车来的人神气。没有开车的人呢,连忙说出一堆理由,坏了,被爱人开走了,被别人借走 了,想买,但是还没有挑选好等等。理直气壮地说汽车对城市有害的人很少,就是想说,也不敢说,怕被别人说成是阿Q。从这个事例,我们看到了文化的作用。喜欢汽车的人有汽车代表富有,代表现代化的精神支持。而反对不必要的汽车的人,他们虽然有科学的理由,但是底气不足。所以汽车在中国逐步演化为一种崇拜,而不是实际生活需要。
来过北京的德国人都说,北京不得了,如果德 国人要想看看德国汽车最新产品,那就去北京。的确是这样,德国的道路上很少见到那些新款豪华车。许多德国人,需要汽车的话,买一辆够用的车,就行了。如果 不需要的话,立刻就处理掉,绝不留恋。我周围的德国朋友,没有汽车的人,就有好几个。他们不喜欢汽车的理由,除了科学方面的,还有一个我过去不了解的神圣 的宗教理由。那就是上帝不喜欢崇拜偶像。
过去我以为崇拜偶像就是墙上的画,或者石头 泥巴雕塑。后来跟他们一问,才知道,偶像代表着一切勾引人们不良欲望的物质。这个神圣信仰的理由,让他们理直气壮。信仰上的禁忌,往往比科学道理还有权 威。我有个朋友喜欢吃素食,理由来自科学。但是朋友们嘲笑她,说她贪生怕死,活得不痛快。嘲笑她的朋友,用的不是科学的理由,而是如何对待生活的信仰理 由。他主张痛快哲学,并且具有优越感,敢于嘲笑讲科学的贪生怕死的吃素者。可是同样是这个痛快哲学家,遇到了信奉佛教的朋友,就不敢嘲笑了,非常尊重信佛 的朋友吃素的习惯。因为信佛同样是一种信仰,跟贪生怕死无关。于是信佛的人吃素,就十分理直气壮。
信仰的力量,真是十分神奇。[2005-9-14]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